母亲体谅,但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不能不孝顺。”

新组成的家人热情和客气有余,但是亲密不足。成年人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。

郑洵一家在南齐已经沦为世家旁支,仕途无望,若没有意外,只怕他们一直会穷苦潦倒下去。

意外发生了,他同父的妹妹成为周朝新帝的淑妃,到了周国,凭借宠妃之兄的身份即便不能飞黄腾达,也能过上衣食丰足的生活。

而陆凤仪需要一个绝不可能背叛的男子为女儿在朝野张目,陆氏不可靠,更何况侄子与女儿有过婚约。

郑洵就入了陆凤仪的眼睛,两人是兄妹,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

陆凤仪说一句,夫妇念一声佛,真心为妹妹的处境而高兴和祈祷。

陆凤仪说罢,叹了一声,对郑洵道:“你父在世时派人寻你而不得,一直记在心中,现在阖家团聚按理是要到他墓前祭告,只是怀冥离京师路远,祭告不能。”

郑洵红了眼睛,道:“是儿子让父亲和母亲担忧了。”

陆凤仪道:“虽然不能去你父亲墓前拜祭,但在家中也是一样的。还有,你父亲同僚旧部都知道这事,你现在回来了,要与他们说一声。”

“母亲说的是。”郑洵道:“儿子一切听母亲安排。”

陆凤仪颔首道:“你如今的字也有了风骨,我给你一份名单,你亲自写了帖子送给他们。”郑洵忙高兴地应了。

陆凤仪吩咐完郑洵,又拍着何琴的手,道:“我年纪大了,这设宴的事情你来搭把手。”

“母亲尽管使唤儿媳。”何琴爽快道。

陆凤仪笑了,又看向三个孙辈,道:“咱们是武将,人不能忘本,大郎好生跟着府中的老人学本领,将来学爷爷也做个将军。”

郑家大郎年仅八岁,对家中发生的事情还没闹明白。

以前家中饱一顿饿一顿,过年才见半片肉,突然他一家被新奶奶接走了,新奶奶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。

“嗯,我一定好好练武。”大郎郑重道。

陆凤仪招手让大郎过来,摸摸他的肩膀,对何琴笑道:“长了些肉,打熬筋骨最是辛苦,让大夫和厨上都盯着,没的练坏了身子,还有兵书不能不读。”

何琴露出真心的笑容:“还是母亲对大郎好

章节目录